首页资讯

机器人总动员!聪明钱已抢跑,你看过机器人总动员吗

时间:2025-08-16 16:48 作者:陈钰

机器人总动员!聪明钱已抢跑,你看过机器人总动员吗

本周,上证指数强势突破去年10月高点3674点,成交量连续三日持续在2万亿以上,市场情绪显著升温。



与行情同步刷屏的,还有8月14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盛大开幕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The World Humanoid Robot Games),大会共有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进行竞技对决。

据悉,在此次赛事中参赛的机器人将挑战跑步、跳高、足球等在内的传统体育项目,还将通过场景赛来考验机器人的综合能力,堪称"全能选手"。赛事项目涵盖田径、足球、搏击、舞蹈等传统竞技,其中备受关注的百米“飞人”大战将吸引90支队伍参与角逐,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的前六名也将集体同台亮相,彰显人形机器人在运动领域的突破。

这是一场汇聚全球顶尖人形机器人的竞技盛宴,近期人形机器人热度很高,资本市场也用真金白银为人形机器人投票: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在2025年8月14日的成交额为5.11亿元,当日该ETF的份额同步升至32.97亿份,较2025年8月初的24.51亿份净增34.5%,可见资金对机器人产业的看好。

为什么人形机器人相关的事件都能够获得那么多人的关注呢?

因为在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外表和结构,而更多是应用场景、底层技术、乃至社会分工的改变。

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的突破

“人形机器人更像是一个新物种”。这是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大型会议上很多人的感受,因为它给人的感觉与已有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完全不同。核心在于其通用性突破了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单一场景、单一形态”的局限:既能在工厂执行柔性装配,又能无缝切换至家庭或公共空间的陪护、救灾等非结构化任务。其四肢、躯干与高密度关节构成的类人形态,赋予传统机械臂或轮式底盘难以企及的灵活度,使“拿鸡蛋不碎”级精细操作成为可能。

与已经步入“销量比拼”阶段的工业/服务机器人不同,人形机器人尚处在量产从0到1的拐点。宇树科技等行业龙头预计,若AI算法在未来两到三年实现关键突破,全球出货量可呈年翻番态势并快速迈过数十万台临界点,复制2010年智能手机的指数级增长路径,从而催生全新的零部件需求与整机产线,重塑产业链估值逻辑。

算力、芯片与政策的协同推动

支撑人形机器人跨越式发展的底层逻辑,是AI算力、半导体工艺与政策资本的三重共振。其中,AI算力与芯片的演进尤为关键。随着云端训练成本的持续下降,端侧芯片的研发与部署门槛也随之降低,推动了算力与芯片的率先突破。根据IDC预测,2028年生成式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222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AI算力的爆发将直接拉动半导体产业链的扩展,尤其在光模块、服务器、存储芯片等关键环节表现突出。高性能芯片和传感器的成熟,为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提供了基础,使其在感知、决策与执行层面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目前,特斯拉、小米、优必选等企业已明确将2025年定为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或大规模测试的关键节点,并计划在2030年后将其逐步应用于工业场景。与此同时,AI Agent、AI陪伴、AI多模态交互等方向的商业化提速,进一步推动了机器人产业向智能服务和自主决策演进。这种技术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使得人形机器人不仅在功能上实现突破,在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上也开始展现出独特价值,成为智能制造和人机共融新时代的重要参与者。

政策端也在加速闭环,今年以来,从北京经开区的消费券补贴到各地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从国企订单浮现到龙头厂商启动上市辅导,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外,上海市提出发放总额6亿元的“算力券”,用于降低本市企业租用智能算力的成本,并对自主算力设施建设给予最高10%的资金支持,也将推动AI和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聪明钱”开始行动

赛道升温之际,挑选趁手的指数工具或许比挑个股更靠谱。目前全市场仅有两只“机器人”指数有产品跟踪,分别是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和中证机器人指数,名字虽像,但内核不同。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代表性更强。以Wind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为基准,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中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公司权重占比近80%(截至2025年8月4日)。其前十大成份股主要包括双环传动、绿的谐波、埃斯顿、鸣志电器等在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方面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之下,中证机器人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则以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等企业为主,布局重心有所不同。

而从业绩表现来看,自2025年4月10日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修订以来,截至8月12日,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累计上涨27.6%,明显高于中证机器人指数的21.0%,反映出更强的投资弹性。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CNI)前十大成份股(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8月15日)



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CSI)前十大成份股(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8月15日)

从2025年中报数据来看,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50只成份股整体营收同比增长46%,净利润由负转正,板块毛利率中位数也提升了2.4个百分点,达到31.8%。减速器、伺服系统和力矩传感器三大核心技术环节合计贡献了板块71%的净利润,盈利拐点较市场预期提前了一个季度,显示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商业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

在此背景下,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作为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规模第一的产品,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基金份额近33亿份,较2025年1月2日的1.57亿份增长了20倍,最新规模47.5亿元,年内规模增速位居股票型ETF前三。

随着8月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智元合作伙伴大会等重磅事件接踵而至,以及上海等地对具身智能产业政策的支持,这一趋势有望持续强化,对投资者而言,借道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等相关ETF产品可在享受β弹性的同时,规避个股技术路线不确定的风险,是当前阶段参与人形机器人高成长赛道的便捷工具。

新经济e线为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新经济e线已入驻今日头条、雪球、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百度百家、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同花顺同顺号、东方财富财富号等平台

Top

1、美国的人工智能不可能落地,美国发布人工智能

2、3C认证新规落地:南京未认证充电宝已难寻,超大容量款“一宝难求”

3、三星、京东方OLED专利战裁决临近,京东方能否避免禁售令?,三星 京东方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VCM/detail/wumrkw.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陈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