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成具身智能“新势力”,能否后发制人?

时间:2025-08-09 13:14 作者:一品VR

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成具身智能“新势力”,能否后发制人?

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成为人形机器人热潮中的新面孔。8月8日开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以工业机械臂、协作机器人、无人叉车等为主业的公司,把人形机器人摆在了最为显眼的位置。

据不完全统计,新松机器人(300024.SZ)、埃斯顿(002747.SZ)、越疆科技(02432.HK)、仙工智能、极智嘉(02590.HK)、斯坦德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企业均已卡位人形机器人赛道。另外,家电龙头美的研发人形机器人,亦借助了旗下库卡机器人的技术支撑。

记者注意到,这些公司大多是从去年下半年尤其是今年以来才纷纷入场。身处机器人赛道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为何反倒步伐稍显滞后?和具身智能初创企业竞争,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又能否后发制人?

入局者众,亦有巨头观望

8月8日,港股“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在WRC的展厅,这款机器人戴上乳白色手套,化身工人和商店服务员,演示组装零部件、接打爆米花、制作柠檬茶等技能。


越疆科技第二代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Ⅱ接打爆米花。图:越疆科技

越疆科技首席科学家郎需林向南都N视频记者介绍,这是一款非常重视手部操作的人形机器人,“高精度操作是人形机器人从表演走向实用的通行证”。

越疆科技方面称,公司不搞“概念炫技”、不比谁做得像人,而看重让人形机器人能更快走上岗位。

今年3月,越疆科技在上市约3个月后正式推出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售价19.9 万元起。公司方面彼时宣布,已与一线车厂、电子制造商及连锁品牌合作,聚焦设备位置不固定、操作相似度高的场景,如车厂备料、咖啡制饮、药店夜间取药等项目。

在医药场景上,越疆科技于6月初披露,已与中国院外医药产业最大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药师帮签署战略合作。起步阶段,双方将率先于药店、药仓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展开合作。与此同时,越疆科技亦瞄准人形机器人“出海”。6月下旬,越疆科技在日本举办新品发布会,宣布面向全球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

郎需林表示,公司看到AI模型带来了控制、认知、交互能力的突破,于是决定入局人形机器人。越疆科技的策略是,先夯实关节模组、控制器、执行器等硬件基础,同时对接主流AI“大脑”,并与真实场景客户共同打磨解决方案。

7月下旬,腾讯发布名为Tairos的机器人“大脑”软件平台,越疆科技是第一批参与合作的机器人公司。

相较于越疆科技快速着手商业化交付,新松机器人的节奏更偏早期。虽然新松在WRC上带来了三款轮式和双足人形机器人,但一名新松的员工向记者介绍,人形机器人是国家战略方向,也是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所以新松需要在这一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并探索如何布局到传统工业机器人解决不了的工艺环节。

一位上市工业机器人公司的首席技术官(CTO)对记者表示,传统工业机器人企业入局人形机器人的时间相对较晚,这与它们的市场关注点和对人形机器人技术成熟度的判断密切相关。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只烧钱、难挣钱的阶段,“当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判断短期内人形机器人无法普及应用和盈利时,自然就不会急着进入这条赛道了”。

一位工业机器人大型跨国外企的技术经理便坦言,许多具身智能公司依然在“炒概念”,真正做出来的产品并没有很强的实用性。其所在的公司秉持务实心态:如果投入巨大但回报微薄,公司便不会轻易涉足。

不过,前述CTO指出,目前具身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其公司意识到部分应用的时机可能快要成熟,不能继续按兵不动,也开始提前准备和应对。

对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来说,借助人形机器人业务来提升股价和市值亦在考量范围内。7月末,刚刚于7月初港股上市的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公司极智嘉宣布,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极智嘉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局具身智能,目标直指物流与制造场景。

极智嘉7月31日发文称,公司的市销率(比较公司市值与销售额的比值来评估企业价值)仅仅约9倍的市销率,显著低于其他港股机器人企业,如优必选为32倍、越疆科技达61倍。极智嘉预估,通过具身智能业务的突破性进展,可以为公司打开估值上行空间,驱动股价提升。

既有经验,可否建立“护城河”?

和初出茅庐的具身智能创业公司相比,许多传统工业机器人摸爬滚打了上十年甚至数十年,这为它们后发制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累积。

“公司为抢占具身智能商业化蓝海备足了弹药。”极智嘉方面表示,公司在2024年营收规模达24亿元,接近扭亏为盈,业务覆盖全球40余国。这些既有能力和资源,不仅为其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提供了成熟的应用场景与验证渠道,也将为全球化落地和规模化扩张提供保障。

资金和渠道能力之外,极智嘉还指出,公司在机器人感知、决策与控制等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研发经验。而且,作为专注于仓储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对物流作业及客户痛点的理解,以及掌握的物流场景海量真实数据,将构成其角逐具身智能的独特资产。

技术和场景的长期积累,同样是越疆科技对自身比较优势的认知。郎需林说,公司拥有机器人控制系统、驱动模组等底层技术上的经验,而对工业场景的理解深刻程度亦有助于落地部署。

但郎需林也看到,工业机器人讲究“刚性约束”,擅长精准重复,而人形机器人强调“灵活泛化”,要解决感知、认知、泛化等更高维度的问题。这意味着,过去在技术上强调精度,现在更要拥抱“不确定性”。郎需林表示,技术路线的差异,需要工业机器人公司在算法架构、感知模型和运动规划上进行全面升级。

郎需林据此认为,从工业机器人走向人形机器人,“不是换赛道,而是向更高阶复杂系统进化”。

具身智能创业公司智平方战略与生态负责人莫磊对记者分析,基于现有硬件供应链,传统工业机器人公司研发一款人形机器人本体难度并不存在太大难度。然而在软件层面,传统工业机器人所依赖的AI技术和当前的具身智能几乎完全不同,对这些公司而言是一项大的挑战。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柳 王子黎 发自北京

Top

1、铅山三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铅山县新建项目

2、科考队员公开出售“北极海水”?称全国仅100瓶,标价9999元|封面深镜

3、邱党:能赢林诗栋证明我已经做到完美,现在大家水平都很接近,邱党百科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VFO/detail/frdmih.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一品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