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蜜度研发副总裁:AI智能体正重塑办公校对新范式,度秘是百度公司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助理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启幕。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本届大会聚焦AI技术前沿突破与产业融合创新实践,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
在参展企业中,专注于大模型垂直应用的人工智能公司——蜜度,围绕“让工作更轻松AI for Easy Work”的理念,于本届大会上重磅发布了“AI+办公”领域的三大创新成果:V助手2.0舆情分析智能体、模力通2.0AI公文写作助手、以及校对通多模态内容校对智能体。
其中,校对通多模态内容校对智能体主要针对的是传统校对模式所面临的“格式兼容难、错敏识别不全、操作繁琐”等痛点,以“自动化+多模态+ 35类错敏精准校对”的核心能力,让校对工作升级为“AI 智能体”服务。
这种能力让政务单位的公文审校、出版机构的多格式内容审核与校对、媒体的视频字幕处理效率大幅提升,并显著降低了人工校对疏漏的风险。
以下为对话实录:
张晓娟: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第一届是在2018年举办的,我们是从2020年开始参加的,到今年已经连续参加了5届。
观察者网:所以每年都会带来一些新的产品?我知道去年waic期间蜜度发布了蜜巢3.0大模型,相比之前的模型性能更高、落地场景更广泛,那么今年我们又带来了哪些新的产品?
今年我们将蜜巢、文修两个大模型作为我们的算法底座。在应用层面上,改变AI软件的交付方式。
原来说传统的AI软件是SaaS形式,即功能越多越好,有多少功能都交给用户使用。但在新的大模型背景下,用户反而希望得到的功能越少越好,最好自己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要下一个指令就能完成任务。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AI软件交互变革的逻辑。而我们今年带来的智能体,包括校对通、V助手2.0,都是在这个思想和趋势的指引下落地的产品。
观察者网:我们的客户主要还是政务单位和媒体?在政务、媒体行业等垂直领域场景中,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案例或数据可以证明蜜度的产品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观察者网:其实市面上也有很多同类型的产品,蜜度相比其他企业产品有哪些独特的竞争优势?
我们的产品从研发阶段,就选定了人工智能领域先进的技术基础;并且持续将新技术与算法融入校对能力的迭代升级中。我们也有很多专业领域的用户,尤其在媒体出版领域积累了众多客户。过去几年间,通过大量真实用户的实际使用与反馈,这些反馈持续推动着产品质量的迭代升级。
第三个优势我认为是公司的服务多样性高,包括本地化部署VPN接口和软件SaaS形式,以及当前的智能体系,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关注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且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我们与许多合作伙伴,例如科大讯飞和华为昇腾,在他们的生态中引入我们的能力,以赋能合作伙伴。
观察者网:我听下来,蜜度的校对通功能和技术已经很完善了,那它未来还有可能再怎么去升级?
我们还需要持续深入业务、了解场景,随着业务的增多,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深,了解到的需求越多,产品能力也需要相应的“进化”,这些都是我们的升级方向。
观察者网: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研发需要与各行业的人共建?
张晓娟:在这方面,我们会跟很多伙伴去共建,例如出版社,结合他们的专业知识来增强训练、扩大模型。
张晓娟:蜜度“AI for Easy Work ”这句口号,就是想让大家的工作变得更简单、高效、轻松,能把人的精力从重复的、繁琐的工作中释放出来。让大家有时间去喝杯咖啡,或者做其他事情,可能开个会回来,我们的智能体就帮你把工作做完了。
观察者网:蜜度目前主要是To B,客户到位政务单位和媒体,后续是否考虑拓展C端市场?
张晓娟:我们确实能感受到大模型智能体带来变革,目前许多产品开始从功能交付到结果交付进行变化。
1、美资取得大窑汽水绝对控股权,如何看待和评价?,大窑汽水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