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海归博士15年苦熬未来技术,获腾讯、“宁王”押注

时间:2025-08-13 13:48 作者:黎晓

海归博士15年苦熬未来技术,获腾讯、“宁王”押注





把没人干过的事干成,才是壁垒。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苗诗雨

编辑|张昊

头图来源|受访者

7月,就在《中国企业家》采访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的当天,C2轮的投资款到账。近2亿元的融资,加上去年底近5亿元的C1轮融资,协鑫光电成为近两年光伏行业为数不多的亮点。

范斌从2023年就在筹备这轮融资,他当时就预见到了行业的扩产潮所对应的内卷。协鑫光电所处的钙钛矿(具有ABX3结构的晶体材料)赛道是光伏的下一代技术路线,当下的市场不好,也会极大冲击它的演进。范斌就是要拿到更多的钱,尽早把产线推向量产,并开始利用技术优势实现盈利。

在这条路上,他已经走了十几年了。2010年,海外研学回国的范斌,认准钙钛矿方向,埋头创业;2016年,在最艰难的时刻,团队被协鑫集团以3000万元收购,有了现在的协鑫光电。


来源:受访者

他硬生生地扛过了三轮光伏产业周期。他反思过这件事,钙钛矿在十几年前太前沿了,创业更像是年轻时冲动的选择。如果能穿越回去,他会先选择在大学做几年科研工作,2020年再出来创业,这或许是更好的规划。

相比于在技术上的自信,范斌这么多年的挑战都只是“钱”。“我们可以说是苦日子过太久了,没有其他初创团队那种创立初期就很顺利,年少轻狂、志得意满的感觉,我们想的都是抓紧搞钱,抓紧量产。”支撑他的逻辑是只要技术方向对,熬下去就能看到希望。他坚定地看好钙钛矿的未来,在他看来,技术天花板还很高,只要保持领先,就能成为光伏的未来。

但这一路过于曲折,他形容自己走的是没人走过的路,时刻冒着风险:从创业初期股权的划分;中期的技术迭代、设备采买;到独立融资,面对技术对赌……如今,协鑫光电已经成为一个大几十亿元估值的公司,进入钙钛矿赛道的第一梯队。

“我们计划2025年跑通量产线,2026年出货百兆瓦级(营收上亿元),2027年单条500兆瓦线实现盈亏平衡。”范斌说。

现在,创业在他口中,除了“冲动”之后的坚持之外,更多是自我认知的重塑。上学时,他总觉得理工科最牛,瞧不上文科,“但创业之后,才明白商科、经济这些要比理工复杂多了。每天看书,开车时都要学这些(内容)。”马上要上战场了,他也要抓紧补补课。

一生的决定

范斌最初并没有明确规划这一辈子搞研发还是创业,直到在瑞士EPFL实验室接触到第三代光伏技术,彻底爱上这个方向。

在当时,这个光伏研究所是全世界最好的,一开始,他更多还是以科研心态在学习新知识。从2006年到2010年,4年时间让他确信钙钛矿就是未来,尽管之后经历曲折,但这种判断至今没变。

创业的决定是在2010年做出的。本来他是打算在欧洲创业的,但一位德国投资人的话点醒了他:“想把船划得快,就得进入快速流动的河,而中国就是这条河。”那时国内创业热潮兴起,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很多海外人才回国。

作为中国人,留在欧洲创业自然不划算,他决定回国,在老家厦门开启了创业之路。

技术路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最初范斌是做的有机光伏(OPV)的技术路线,在2013年才转向现在的钙钛矿。


来源:视觉中国

那个年代钙钛矿太前沿,最难的是没先例可循,有些设备要跟供应商去定制。范斌大量的工作都在这部分,从分立设备到自动化生产线,从OPV工艺迭代到钙钛矿,每一步都要探索,麻烦的是一换供应商,就会产生大量沉没成本。

好在国内制造业的优势明显,尤其是跟钙钛矿有部分共通特征的面板行业,产业基础很强大。

2018年之后,协鑫光电的设备供应链就几乎全在国内了。范斌提到,只要打个电话说改设备,供应商第二天就到,这在欧美国家根本不可能。

以至于协鑫光电的研发迭代速度在全球都算最快的,现在它是唯一一家能做2平方米以上组件、建示范电站的钙钛矿公司。目前,100兆瓦的试验线已经开始出货,500兆瓦的量产线年底就能跑通。

走到现在,范斌越来越有“感觉”。钙钛矿的上限很高,它与晶硅的叠层技术的光转化效率理论上限为45%,“我相信按每年1个百分点的进步,10年内就能摸到36%的门槛。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技术领先,团队的市场竞争力是极大的。”



《中国企业家》杂志2025年全年杂志订阅

找钱永远最难

相比于技术,创业之后,范斌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实是钱。

初期的融资,对于他来说就像场“豪赌”。2010年在厦门融资时,不到2000万元,却出让了50%~60%的股权。回头看,当时愿意投钱的都是对光伏行业不太懂的当地老板,他们更像是小额“试水”,无非觉得“钱不多就赌一把”。

那时,晶硅产品还是光伏市场的绝对主力,或许只有他坚信钙钛矿未来会取代晶硅成为主流。

前期的创业很艰难。2016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协鑫集团以3000万元并购了范斌的公司,团队也从厦门搬到苏州,成为协鑫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当时协鑫集团看好下一代技术路线,那段时间在全国找钙钛矿企业,一家一家去尽调。

但协鑫集团也怕押错技术路线,所以这笔交易从2015年给出意向协议,到2016年底才完成,协鑫集团也犹豫了很久。范斌和团队以部门的形式接入了协鑫体系,在一段时间内,研发、技术依旧拥有着比较高的自主权。

但很快在2018年就迎来了一次危机时刻。

当年5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直接废止了2017年年底出台的新版补贴标准,对集中式和分布式电站的度电补贴都大幅下调。

协鑫集团自然受到很大冲击,协鑫光电从前一年的经费充足,变成了2018年下半年,每个月都得想方设法向集团各个板块去“借钱”。到了2019年,大量的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被搁置,账上的钱只够维持发工资,团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研发,新设备更是买不了。

低谷一直持续到2020年,协鑫光电甚至一度撑不过去了。那个阶段协鑫集团的大批电站项目回款周期发生变化,资金也紧张。

范斌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整体出售,另一个就是独立融资。在当时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前一条路几次尝试之后走不通,团队被迫开始寻找外部融资渠道。

他两年时间里见了两三百家机构,直到2020年引入昆高新集团、宁德时代等股东,他才算喘了口气。

这之后团队迁到了昆山,从20多人扩到60人,重启了搁置的研发计划。也是在这之后,公司在资金上才宽裕起来。当时很煎熬,但回过头看,那几年钙钛矿企业几乎都停滞不前,很多企业还倒下了。范斌也庆幸在这个过程里,没有太大的战略失误。

在2021年的B轮和B+轮融资中,腾讯资本、IDG资本、红杉中国等机构也加入进来。这两轮投资人都提出了一个硬性要求:在2023年1月前必须实现2平方米组件18%的转化效率,并通过认证,否则就要调整估值。

范斌当时压力极大,虽然回想起来只是“很惊险”,这个“对赌”到了2022年底才惊险达标。

他认真反思过这件事,技术对赌的代价太大了。当时为了达标,团队不得不搞一些短期优化项目。“比如有种新结构设计,长期效率更高,但短期由于系统不匹配,反而会降效。”范斌说,对赌还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技术进步。

“把没人干过的事真干成”

协鑫光电在完成18%的认证转化效率之后,在行业里很轰动。恰巧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钙钛矿赛道出现了一波投资潮。

这虽然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范斌坚持了那么久,终于熬到了风口,但当时他已经看到了隐患:2022年光伏行业新增产能爆发式增长,内部预料2023年市场形势可能会出现逆转,甚至会大面积亏损。钙钛矿是下一代光伏技术,整体市场向下,对它的影响也很大。

2023年,范斌就着手筹备C轮融资。当时他的想法是要尽快拿到更多的钱,在拥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量产产线开始出货,公司产生盈利。范斌还想着在市场价格往下走之前,拿一波订单,但最终的节奏不如预期,这轮融资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他见了近300家投资机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市场冷。有一些机构有兴趣,但给到的估值都不高。那个阶段内部的矛盾点在于,是要更高的估值,还是快速拿到钱做产线。

市场形势也推动着内部有了共识,调整了融资策略,核心就是要有赚钱能力。

资金到位,范斌的目标很明确:在2027年,依靠投入了5亿元的单条500兆瓦产线,实现盈亏平衡。

在他看来,钙钛矿的商业模式很清晰,要做“通用平台技术”,集中式电站、屋顶分布式、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全场景覆盖。


来源:受访者

他不打算搞技术授权。“一些企业的‘套路’,就是接受技术服务后把你踢开。不如像芯片行业那样自产自销。保持产品领先性,形成壁垒。假设我们能做到的效率高于同行,市场自然会选择我们。”

对于他来说,眼下的挑战有两个:一是大规模量产状态下的良率与稳定性,要保证产品在户外能工作20~25年,不输于现在的晶硅产品;二是销售破局,现在晶硅产品的价格很低,协鑫光电第一条线的成本还显著高于晶硅。

协鑫光电的团队也在壮大,如今大概230人,研发、制造和市场销售都在补强。马上要上战场了,他也清楚管生产不是自己的长处,但他不慌,身后有协鑫集团,这是他更舒服的创业状态。

“这是个新赛道,真正稀缺的是能把没人干过的事真干成。”范斌说。

Top

1、影石Insta360发布Mic Air麦克风:轻巧设计,单发射器249元

2、普京与金正恩通电话,普京会见金正日

3、赵露思直播放狠话:喊银河酷娱连线PK,杜华也紧跟表态了!,赵露思与银河酷娱关系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WZU/detail/mjelim.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