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不相信人民,讲不好人民的故事——评《东极岛》

时间:2025-08-14 01:08 作者:吴人一游

不相信人民,讲不好人民的故事——评《东极岛》

作为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暑期档电影的一部分,《东极岛》上映了。作为一部讲述中国渔民救助沉船上英国战俘的电影,按理说应该是个很伟光正的题材。而且作为一个相对冷门的历史事件,由于有方励拍摄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珠玉在前,很多历史考证的工作都有人做掉了,在我看来再拍个电影版那是送分题。那么管虎的《东极岛》拍的怎么样呢?我想时至今日,票房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而由于口碑及票房过于惨淡,以至于我都心生好奇:这电影到底怎么样?因此我特地买了深夜的便宜电影票,以最低成品带着夫人品鉴一下这电影。

对于导演我一贯是对事不对人,凡是都用作品拿出来说话,我能接受一个人屁股不正,但我不能忍受一个蠢货。而管虎的《东极岛》,我只能说这是一部能让所有人都被干沉默的电影:中国人看了无语、英国人看了沉默、舟山渔民(及市政府)看了被气得半死。哪怕日本人看了也得挠头:这是在骂我们还是在夸我们?至于我和夫人,基本全场都在捂脸。

先说结论好了,《东极岛》论真实不如里斯本丸沉没、论讲故事不如南京照相馆、论电影本身拍摄技巧就是个垃圾。甚至你看完电影之后你都得寻思一个问题:这电影到底想要传达什么主题?我觉得这电影如果改名叫《中国海王》或者《舟山战狼》可能都适合点。而且这电影说着是要致敬英勇救人的舟山渔民,但在我看来这电影四处都透着在黑渔民。至于那些英国战俘,更是拍的一言难尽让人难以吐槽,甚至可以说所有人都是朱一龙与吴磊这对海王兄弟的背景板。

无言以对的人物塑造

这电影槽点实在是太多,以至于我一时有些挠头该从哪里开始吐槽。想了想还是先从主角兄弟两这对“海王兄弟”开始吧。这哥俩吧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海尔兄弟,谁让他们是只穿裤衩的好兄弟呢,还都有一个爷爷。这朱一龙哥哥吧一头长发,整天光着上身露着性感胸肌不说,抽烟喝酒戴着墨镜,十足就是《赛博朋克2077》里的约翰“银手”。哦对了,和妹妹在山洞里谈情说爱时还真拿起吉他弹了起来,这下更摇滚了,对着我说“让我们一起把荒坂塔给炸了”我也丝毫不意外。和养父的养女谈着恋爱时又是“攒够钱我们就去大上海”,十足就是青春伤痛文学啊,就差逃课了。哦,他还真逃了村里教书先生的课。

“走!和我炸了东京去!”

而吴磊扮演的弟弟吧,又透着一股丁真一样的纯真,用纯洁无瑕的双眼看着被他偷偷救上来的落海英军战俘,听着英国人指着地球仪讲“home”的故事。得说弟弟和白人一见就是误了终生,日本人上岛搜英国战俘,拿村民来立威。杀了村里的村民,弟弟害怕;杀了海王兄弟两的养父,哭了起来;抓走英国战俘,挺身而出要求日本人把他一起带走;日本人把英国战俘枭首示众了,这弟弟就和日本人拼了,最后同归于尽。瞧瞧,真是凄美啊。

而这两海尔兄弟是十足的海王,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从亚特兰蒂斯流落街头让人捡到的。下潜捞沉船时看到美国鲈鱼号潜艇射鱼雷,就往潜艇游去仿佛准备从水下进潜艇和美军打个招呼。这哥俩里斯本丸沉船时能无器械潜水个七八分钟在迷宫一般的船舱里找出路,还能在水下精准找到人搬开沉重的钢管,绝对是亚特兰蒂斯的正统继承人,在DC宇宙能上桌的那种。

当然光是海王还不够,还是战狼,直接把东极岛上日军炮楼里五六个日军全都手撕了,并且还把枪全都给缴了。那手撕鬼子后全身上下的血呼啦劲一度让我夫人兴奋的和我低声说“血十字!这是血十字啊!”至于最后的魂归大海,这结局一下子又海尔兄弟了。以至于夫人看完后和闺蜜吐槽:这兄弟两简直就是海尔兄弟→海王→战狼→血十字→海王→战狼→海王→海尔兄弟。

都是穿裤衩的两兄弟,没毛病

而关于本应该是救人主角的舟山渔民吧,我有理由怀疑是在故意抹黑。我甚至不敢想舟山人在上映首日兴冲冲的走进电影院时是用什么心情走出来的。首先吧,这东极岛渔民活脱脱的一股子原始部落野人范儿,大部分都是光着身子就围着一条裤衩,还有全裸男童满地爬。你要说1942年的舟山渔民就是这样,那舟山人首先就一个大逼斗上来了。日军来岛上搜索落海英军俘虏,猜猜东极岛村民第一时间准备干啥?准备先把英国人找出来交给日本人来消灾。啊?不是,你说你干啥?准备主动把人交给日本人?

日本人的船到村子,刚开口:我要找……这渔村保长立马就迎上去:太君不好意思,我们找了很久还没找到。啧啧,你看,搁我是日本人我不得犯嘀咕:你他妈怎么知道我要找什么人?哦,原来是偷看了我们的电报啊,哟西,死啦死啦的!而由于海王弟弟把英国人藏的太好,渔民们找不到英国人交给日本人,日本人开始杀人立威。结果你猜咋的?被藏起来的英国俘虏不忍村民被杀,主动出来向日军投降。啧啧,你品,你细细品。

这舟山渔民还立了规矩,女人不得出海。不是哥们,我这四分之一舟山渔民血统的人咋从没听说有这规矩啊?更别说舟山历史上就有着夫妻船的传统,你这渔村女人不得出海,就仿佛农村女人不得下地一样,多少有些唐了好吧?至于最核心的渔民救人,就更让人无言以对了:里斯本丸在沉船,渔民袖手旁观;英国人上岸求救,渔民袖手旁观;日本人杀人,瑟瑟发抖不敢反抗;得知日本人要屠村不留活口,一片啜泣。一直到养女阿花展现“女性力量”砸碎祠堂里“女性不得出海”的祖上规矩后,突然就群情激奋纷纷扬帆出海去营救里斯本丸的英国人了。合着东极岛渔民是在“女权”宣言感召之下幡然悔悟出海救英国人啊?

打拳!什么都能打拳!

而且几个激发渔民去营救里斯本丸的主要人物(海王兄弟、英国战俘、教书先生、女拳师阿花)都是外来者,这潜台词是啥?本地渔民得在外来者的激励之下才想到去海上救人,而不是自发的想去救人。电影里东极岛渔民的整体形象就是落后、野蛮、无知。在最后渔船齐发去营救里斯本丸时,这些渔民一个个赤裸上身,在桅杆上面大声吼叫,仿佛加勒比海盗,尬的我都没眼看了。

您就是海贼王么?

再说英国人部分,我甚至分不清管虎对于英国人到底是在吹还是在黑。先说前期的英国主角,那个落海后向渔民求救的医疗兵纽曼。这纽曼被海王弟弟救起来后吧,就开始了他的鲁滨逊漂流记:尝试和土著交流、拿地球仪给土著指出位置、和土著交朋友……啊不好意思,拿错剧本了,是和海王弟弟交朋友。而最让人绷不住的还是和海王弟弟熟了后,介绍起他身上的女人纹身了,一个硕大的楚字。“楚小姐是我在香港的恋人,我非常爱她,我一定要活下去见到她!”你搁这拍西贡小姐啊??!!还有脸提香港,你们英国人为啥在香港舟山渔民可清楚了,1841年定海三总兵可就是在这殉国的,你和舟山渔民唠这套嗑可真是坟头蹦迪啊,没把你当场埋了真就是舟山人民好涵养。当然了,这位英国人可谓是圣人,教化当地野蛮土著不说,看到日本人来了为了避免渔民死伤主动投降。而且回到里斯本丸后还得和日军军官强调自己不是逃兵只是落海了,和中国人无关一切责任在他,然后被日军军官斩首示众。你说,梵蒂冈是不是得给他封圣啊?

那里斯本丸上的英国人呢?哦,死气沉沉,除了敲舱壁发莫斯码没见有其他任何行为,就主打一个在逐渐下沉进水的船舱里等死,等着中国人来救他们。而当海王兄弟打开船舱封印,英军战俘冲到甲板上和日军肉搏并且控制了里斯本丸号以后,英国人在干嘛呢?拿着不知从哪找出来的酒在那痛饮庆祝呢。又不是没看过里斯本丸号沉没,历史上那可是英国战俘努力自救,最终打破封印逃出生天才能让中国渔民救援,主打一个“自助者天助之”。结果到你这英国人就成了船舱等死就等中国海王来救?然后人均酒鬼?搁我是英国幸存者家属,我看了也得沉默。

至于片中的日本人,那形象好的仿佛他们才是主角一样。在从里斯本丸撤离时,日军有条不紊、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而日本驱逐舰舰长那一身一尘不染而又笔挺的白色礼服,足够弥补没有白马的遗憾。一个二等驱逐舰的少佐舰长在作战中穿着白色礼服,那气场不说是山本五十六吧也足够和山口多闻少将比肩了,令人怀疑是不是天皇要来授勋。而本来准备灭口里斯本丸与东极岛所有渔民的日本人,在得知美军潜艇就在附近后,为了顾及国际观瞻于是放了英国人和渔民一马。看看,啥叫仁义之师啊?日本海军才叫仁义之师!

屁股歪着怎么能拍好电影?

《东极岛》这电影你说能不能算爱国电影呢?我姑且先算吧。但是这里面的渔民自始至终救人的动机就和爱国无关,是在外来者的榜样示范作用之下才挺身而出。爱国?我是没看出舟山渔民表现出任何爱国因素,甚至唯一的家国情怀还是英国战俘指指着地球仪说“home”。当然这里面爱国要素也不是没有,你瞧这英国战俘们占领了甲板后立马就冲到船顶,迎风展开一面不知道从哪来的大英米字旗高呼“lone live the king”(国王万岁!)这不,多爱国了啊!毕竟爱国也没说爱哪个国是吧,英国人爱英国也是爱国。

《南京照相馆》被很多人说血腥暴力不适合孩子观看。要我说和《东极岛》比起来《南京照相馆》压根不算什么,各种血腥暴力镜头那是毫不遮掩直接表现出来,日军刺刀直接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刺刀捅死光赤裸男童时虽然把镜头给切走了,但下一秒就是小男孩血淋淋的尸体,甚至能清楚的看到小JJ。吴老大腹部被捅肠子流出来用手捂着,这种血腥镜头还直接给了个用手捂着伤口的特写。日本军官斩首英国医疗兵纽曼,没有给出斩首特写,但随后立马就是提着首级枭首示众。日军浇汽油焚烧教书先生,这活人焚烧的镜头至少持续了有一分钟。自然可以说这是为了展现日军的残暴,但问题是这是电影,有很多拍摄手法同样可以达到反应日军残暴,但如此滥用血腥暴力只能认为在以暴力为噱头。相比之下,《南京照相馆》对各种暴行(尤其是强奸)的克制表现与留白,真的很让人佩服。

看电影时我觉得情节很眼熟,后来总算回过味来了。这不就是高贵的白人老爷流落荒岛,教化土著、感化土著,最终土著在白人老爷要被日军抓走的时候,挺身而出把白人老爷给救了下来,获得了白人老爷的感动。你把这个故事给放在南太平洋那些土著岛屿,把英军换成美军,毫无违和感。哦,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孤岛生存》么?美军士兵在土著的帮助之下躲避日军搜捕。要我说管虎在东极岛里应该再加点“船货崇拜”进去,这样味就更对了,不过英国人的地球仪启蒙也起到差不多的作用了。

比起历史上的里斯本丸沉没,这《东极岛》加了一大堆“原创剧情”,以至于把整个故事给变得面目全非,堪称“改编不是胡编”的负面典型。“原创剧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

1.英国战俘落水后漂流到岛上向渔民求救。而实际上并没这事,渔民发现有海难后主动出海营救

2.日本人在岛上杀人立威抓英国人,随后绑了舟山渔民到里斯本丸上当人质,并且准备将东福山岛上的渔民全部灭口。实际上东福山岛上没有日本人势力,日本人也是在渔民营救了里斯本丸后才来大规模搜索战俘,灭口更是无稽之谈。

3.被绑到里斯本丸上的中国渔民潜水逃出船舱,打开货仓门放出英国战俘,带着几个英国俘虏游回去后把惨状告诉村里,催促渔民出海营救。同上,这是纯属瞎编。

4.中国海王手撕炮楼鬼子、手撕内火艇鬼子、手撕……

5.日本海军准备屠杀灭口,但是美国潜艇在旁于是不敢动手。实际上是舟山渔民大量出动进行营救,目击者太多导致日本人顾及影响放弃对战俘屠杀,进行营救。英国战俘能活下来不是因为美国潜艇在旁边看着,而是因为中国人在此。

要我说你也别套里斯本丸沉没,好好拍个虚构的手撕鬼子不好么?蹭啥里斯本丸的历史啊?

说白了,《东极岛》的问题本质是管虎太菜。你让他拍感情戏吧,他只会抽烟喝酒打架耍帅搂着相互咬,玩青春伤痛文学;你让他写思乡之情吧,他只会整出个“西贡小姐”一定要打完仗回去结婚。你让他拍英雄吧,他又不懂英雄,只能往超级英雄路线走了。这也是为啥这两兄弟左看右看像海王,因为除了海王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塑造一个渔民英雄。一部电影首先得好看,但《东极岛》很显然和好看无缘,甚至都没有好好把一个故事给讲完,整体节奏一塌糊涂

管虎拍《东极岛》嘴上说着要“致敬渔民”,但他从骨子里压根不相信舟山渔民会无理由的自发的去救助海上落难的英国战俘,并且在电影里处处作践渔民。他必须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给渔民们找各种由头进行启迪、感化、教化,最后在英雄的带领之下才不顾危险去出海救人。而他压根就拍不来“人民”这个英雄群体,因此只能搞“海王兄弟”、“高贵白人”、“逃兵教书先生”这些对人民进行“感化”动员,生造一个出海营救的动机,因此整个电影就显得纪委别扭。而有海盗血统的“海王兄弟”出海抗日救人这事,又让我闻着“土匪抗日”那味儿了。

他不相信人民,又怎能拍好以人民为主角的电影呢?

Top

1、500+场景落地 机器人应用正走进“千家万景”

2、全国首次!广东三部门联合出台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新机制,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理解

3、国家防总提升广东、福建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三级,福建台风受灾情况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XDU/detail/dgitwg.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吴人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