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3 19:56 作者:青山铁杉
燕京啤酒毛利率升至45.5%,经销商却少了83家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8月10日,燕京啤酒发布2025年半年报,这份成绩单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存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燕京啤酒的表现既有亮点,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实现啤酒销量(含托管经营)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实现营收约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3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45.45%。净利润的大幅增长无疑是一大亮点,这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与产品结构优化。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仅增2.35%,显著低于营收增速,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43.36%提升至45.5%,创近年新高。
具体到产品方面,中高档啤酒扛起了公司营收大旗。今年上半年,中高档啤酒实现营收约55.36亿元,同比增长9.3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0.11%,占比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提升;毛利率为51.71%,同比增加1.40个百分点。燕京U8大单品、燕京U8Plus、鲜啤2022、燕京清爽、燕京V10精酿白啤以及狮王精酿等产品销售向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燕京啤酒2024年同期中高档产品收入增速为10.61%,今年上半年中高档产品增速已显疲态。其中,大单品燕京U8曾以连续三年超30%的增速成为行业黑马,但2024年销量增速降至31.4%,2025年上半年虽保持30%以上增长,但相比2022年50%的峰值已明显放缓,显示高端化进程遇阻。
在渠道方面,线下传统渠道仍然是燕京啤酒市场的“主力军” ,2025年上半年,线下传统渠道营收约74.89亿元,同比增长6.02%,毛利率为46.02%。不过,电商渠道却成为燕京啤酒营收增速最快的渠道,同期实现营收约1.36亿元,同比增长30.79%,毛利率为30.30%,相比上年同期增加0.14个百分点。线上渠道的快速增长,显示出燕京啤酒在数字化营销和新零售领域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反映出消费习惯的变化趋势,未来燕京啤酒有望进一步加大在线上渠道的投入和布局。
当下,啤酒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多数啤酒厂商面临着“增利难增收”的困境,啤酒销量增速放缓。在这样的趋势下,燕京啤酒早早瞄准了饮料化,从九龙斋酸梅汤,再到今年3月重磅推出的倍斯特汽水,都被视为燕京啤酒进军饮料赛道的重要落子。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饮料产品实现营收约8301.5万元,虽然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为0.97%,同比却大幅增长98.69%,远高于啤酒的营收增速。相比之下,2022 - 2024年同期公司饮料产品的营收分别为3314.33万元、3185.54万元、4178.06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46%、 - 3.89%、31.16%,总体呈增长趋势。
燕京啤酒董事长耿超曾回应推出倍斯特汽水的原因,一方面,近年来饮料市场快速增长,消费者在饮品选择上出现多样化需求,尤其是餐饮终端非饮酒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酒精饮料,因此公司瞄准细分赛道,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2024年中国啤酒产量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同比下降1.9%,而同期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以8.58%的年均增速在持续发展,预计2027年达到1622亿元。燕京啤酒在竞争中推出倍斯特汽水,借助啤酒销售渠道,实现渠道价值最大化。
不过,随着“啤酒 + 饮料”赛道涌入越来越多的玩家,燕京啤酒的饮料化究竟能否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仍要画一个问号。一方面,燕京啤酒的饮料产品要与更多的饮料厂商“争蛋糕”;另一方面,随着今年新中式精酿啤酒的快速崛起,燕京啤酒也将面临头部啤酒厂商,甚至是跨界而来的白酒厂商的竞争。
此外,燕京啤酒的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减少,2024年公司研发费2.33亿元,同比减少5.45%;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4亿元,同比减少0.02%。而2024年销售费和2025年上半年均保持了增长,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8.84亿元,同比增加1.09%。研发投入的减少可能会对公司的创新能力和产品升级产生一定影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的研发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据财报披露,截至6月末,燕京啤酒国内经销商数量8549家,较2024年年末8632家减少83家,其中华北传统渠道收入增速仅5.61%,低于全国水平。经销商数量的减少需要引起重视,公司需要进一步优化经销商管理体系,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提升渠道的稳定性和销售效率。
燕京啤酒每年向大股东燕京集团支付销售收入的1%作为商标费,2025年上半年达3011.7万元,这一行为也被质疑“利益输送”。虽然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问题,但这一质疑可能会对公司的形象和投资者信心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需要妥善处理相关问题,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2、美国AI搜索初创公司欲“蛇吞象”:拟345亿美元收购Ch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