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RWA代币化规模激增410%,真实世界资产或成加密领域下一个风口

时间:2025-08-08 01:59 作者:青椒月饼

RWA代币化规模激增410%,真实世界资产或成加密领域下一个风口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2025年,金融科技的浪潮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写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这场变革远不止于技术创新,它关乎美元霸权的未来走向和中国在数字金融时代的战略选择。

当美国试图通过宽松监管扩大美元稳定币版图,中国也正以香港为试验田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

8月6日,一场聚焦金融科技前沿的高端沙龙在上海举行。本次沙龙由金砖财经CEO、上海市城市更新研究会副秘书长尤优主持,汇聚了国是金融改革智库首席专家刘胜军、上海技术交易所数字科技公司总经理徐彦尧、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CTO杨光等业内专家,围绕稳定币、区块链技术应用及数据资产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揭示了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与挑战。

稳定币:大国博弈的新战场

刘胜军博士在开场演讲中,将稳定币置于全球货币体系变革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剖析。"稳定币是加密货币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刘胜军指出,"与传统加密货币相比,它解决了波动性大、冲击法定货币体系、易被用于非法活动等痛点。"他认为,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在于三个方面:作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的交易中介实现低成本跨境支付;提供高效的交易体验;为货币国际化开辟新路径。

在全球稳定币市场中,美元稳定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刘胜军透露:"目前全球99%的稳定币以美元为锚定物,远超美元在全球支付中50%的占比。"美国正积极利用这一优势服务其美元霸权战略,财长耶伦曾公开表示,由美债支持的稳定币有望将美元全球使用规模扩大至2万亿美元。

然而,这种扩张也伴随着风险。刘胜军称,大规模稳定币发行可能导致传统银行体系边缘化,重现19世纪美国银行业的混乱局面。202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国债利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0%的安全线。各国对美元霸权不满日增美元面临黄金和比特币分流竞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艾肯格林已发出警示,这种模式可能使金融体系倒退200年。"

对中国而言,稳定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刘胜军坦言,人民币国际化面临SWIFT系统制裁风险、美债资产安全等困境,而人民币稳定币可能成为破局关键。"香港是推行人民币稳定币的最佳试验场,"他分析道,"既能规避对内地金融体系的冲击,又能探索国际化新路径。"不过他也指出,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规模仅约1万亿元,且港币与美元挂钩的机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

在监管方面,中美采取了不同路径。美国实行功能监管,门槛较低(如纽约州仅要求100万美元资本金);香港则更为严格,要求2500万港元资本金、每日审计并实行全链条实名制。香港与美国在稳定币监管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模式。美国采用功能监管思路,允许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发行稳定币,仅要求1:1美元或美债储备,采取季度报告制度,最低资本金门槛仅100万美元,允许稳定币与其他加密货币自由兑换,但禁止科技公司将稳定币业务与主营业务数据互通。

相比之下,香港实施更为严格的审慎监管:要求100%储备资产独立托管,禁止资金混用;强制每日提交第三方审计报告并实时公开链上数据;实缴资本门槛高达2500万港元;实行全链条实名制,与数字人民币监管体系兼容;建立跨境流动"白名单"制度,仅限实体经贸用途。刘胜军认为,中国稳健的监管路线虽然可能减缓发展速度,但在风险防控方面更具优势。

刘胜军指出,稳定币与传统加密货币存在本质差异,须积极拥抱这场金融变革。他强调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DC/EP)可并行不悖,香港当前试点的港币稳定币实则为人民币稳定币积累经验。在其战略构想中,香港凭借成熟的离岸市场和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是发行人民币稳定币的最佳试验场,这种"数字港元-数字人民币"的渐进路径不仅能规避对境内金融体系的冲击,更能实质性拓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深度与广度,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航道。

杨光博士的分享将焦点转向支撑金融科技变革的底层技术——区块链。作为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CTO,他详细介绍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树图公链系统。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台不属于任何个体的虚拟计算机,"杨光用生动的比喻解释道,"它解决了数字经济时代的信任问题。"树图公链的最大突破在于破解了区块链领域的"不可能三角"难题,在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之间实现了平衡。其独创的树图结构共识算法使系统吞吐量达到每秒3000笔交易,是比特币的428倍、以太坊的75倍,交易确认时间缩短至30秒内,性能已接近Visa支付系统。

经过三个版本的迭代,树图公链实现了与以太坊生态的完全兼容,全球开发者可无缝迁移应用。更关键的是其创新的Gas费代付机制——用户无需持有数字货币即可使用区块链应用,这为大规模商业应用扫清了障碍。

目前,树图公链已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一带一路'的超大规模区块链基础平台"项目,节点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杨光特别提到其在上海市公租房信息上链中的应用,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了房源信息的透明和可追溯。在稳定币和真实世界资产(RWA)领域,他认为高性能公链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资产代币化对区块链的结算效率、智能合约可信度和跨链能力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数据资产化: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核心

徐彦尧总经理将讨论转向数据要素这一新兴领域。作为参与多个国家级要素平台建设的专家,他分享了数据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演进路径。

"2019年数据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标志着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徐彦尧指出,"但数据确权、定价和合规流通仍是待解难题。"他将数据资产化分为三个阶段:资源化(使无序数据可用)、资产化(赋予交易价值)、资本化(实现社会配置优化)。

徐彦尧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华鑫-鑫欣-数据资产1期"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实现1.337亿元融资,开创了数据资本化的先河。"数据与区块链的结合将催生全新商业模式,"他介绍道,上海技术交易所已通过区块链实现知识产权和数据确权存证,构建了包含评估机构、金融机构在内的完整交易闭环。

针对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趋势,徐彦尧强调确权与定价是核心环节。他提醒业界吸取早年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教训,需建立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科学估值体系。数据显示,RWA市场规模已从2022年的50亿美元激增至2025年的255.1亿美元,增长410%,成为继稳定币后增长最快的加密领域。

"数据资产化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的协同,"徐彦尧总结道,"包括交易所、评估机构、律所、金融机构等。"他所在的上技数科正致力于为科创企业提供数据治理、合规确权和价值挖掘服务,推动数据从"家底"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会上,毛捷豪律师从法律合规角度深入剖析了RWA代币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当前,香港已建立了一个由证监会(SFC)和金管局(HKMA)共同监管的框架,其中SFC负责证券型代币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而HKMA则专注于银行体系相关的虚拟资产活动和稳定币监管。香港政府以"LEAP"战略框架为指导,通过优化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推进跨行业应用和人才培养,积极促进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和电动车充电站收益权在内的多元资产代币化。特别是在大宗商品交易领域,香港利用代币技术建立了全球仓储识别系统,以追踪贵金属和可再生能源等资产的全生命周期数据。

展望未来,RWA预计将与港元稳定币、DeFi形成深度交互,在Web3.0生态中通过资产编程拓展商业可能性。其核心价值在于为企业提供战略布局新路径,同时构建资金沉淀生态。随着监管框架的持续完善,RWA在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及跨链、跨境的合规解决方案,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Top

1、不靠外援!越南宣布自主掌控核心技术,首批三大项目浮出水面,越南有什么先进技术

2、南昌警方通报工人意外被气枪击中身亡,南昌男子遭持刀杀害

3、经济学家如何排队?,经济学家如何排队上班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YKB/detail/hkavbz.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青椒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