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传闻背后:安踏增长,需要锐步,安踏 收购
安踏似乎看上了运动豪门锐步。
近日,有市场消息指出,安踏集团可能即将完成对美国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旗下锐步(Reebok)的收购,并已完成实缴资金流程。
对此,安踏态度显得暧昧。“我们一向不对市场传闻作评论。”8月5日,安踏集团如此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但要看到,在国内市场走向存量的当下,收购曾经“登顶美国市场”的锐步,对安踏海外扩张有着切实帮助。
8月5日,安踏体育报收92.15港元/股,涨幅1.26%。
增长承压
客观上,安踏增长压力越来越大了。
安踏近期披露的公告显示,在二季度,安踏品牌零售流水同比低单位数增长,FILA品牌中单位数增长,其他所有品牌(不包括狼爪)同比增长50%~55%。
需要注意的是,安踏品牌与FILA,占据安踏营收的绝大部分,在2024年营收占比超过84%。这代表着,安踏整体增长承压。
本来,安踏品牌是安踏集团的增长稳定器。
2024年,安踏品牌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10.6%,占集团总收入比例为47.3%(2023年为48.6%)。
可是,在今年,安踏品牌增长明显慢下来了。二季度,该品牌流水表现低于预期,线上线下均有所放缓。对此,安踏集团解释为,低线城市加速门店焕新,对短期销售额造成负面影响;线上渠道,今年618促销激烈,该公司为保护品牌力和利润率,维持理性节奏。
FILA的增速,则处在波动区间。
2024年,FILA实现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6.1%。某种程度上,如此成绩已经超出预期。安踏集团公告显示,在2024年三季度,FILA销售额同比下降低单位数,主要是潮牌和儿童表现偏弱。
而FILA正在进行多方面调整。该品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确认,今年初,江艳已近期接任安踏时尚运动品牌群CEO,该板块主要品牌就是FILA。江艳先后操盘ANTA KIDS和FILA FUSION品牌管理工作,非常对口FILA的业绩“偏弱”板块。
曾经,FILA与安踏在集团收入中占比相近,随着市场变化,FILA规模已离安踏越来越远。
截至2024年末,FILA店铺总数2060家,同比增长4%。其中,大货店1264家,同比增长7%;儿童店590家,同比增长1%;潮牌店206家,同比下滑2%。
安踏集团增长承压背后是,国内运动市场的波动加剧。
李宁公告显示,在二季度,李宁(不包括李宁YOUNG)全渠道流水实现低单位数增长,低于预期。其中,线下零售渠道中单位数下降,线下批发渠道低单位数增长,电商渠道中单位数增长。
耐克披露的截至2025年5月31日的2025财年及第四季度业绩显示,在最新财季,耐克大中华区销售额收入同比下滑21%至14.8亿美元。
“客流量下降两位数,零售额低于计划。市场仍是促销性的,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来清理市场。这些措施对我们本季度的收入和毛利率产生了负面影响。”耐克CFO马修·弗兰德(Matthew Friend)在财报电话会上说。
“多品牌运营商”
显然,安踏与耐克、李宁最大的区别是,这家公司善于运营多品牌。
“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一向是安踏集团战略。
2009年,安踏收购FILA品牌大中华区的商标及经营权;2016年,安踏与日本运动品牌DESCENTE迪桑特成立合资公司,控股大中华地区;2017年,安踏与韩国运动品牌Kolon Sport可隆体育成立合资公司,控股大中华地区;2019年,安踏完成了芬兰体育用品集团Amer Sports亚玛芬体育的收购,包含始祖鸟、萨洛蒙、威尔胜等多个品牌;2023年,安踏对女性运动品牌玛伊娅 MAIA ACTIVE进行股权收购。
2025年1月3日,安踏以500亿韩元(约2.64亿元人民币)购入Musinsa约1.7%的股份,除了自有品牌,Musinsa平台上聚集了约8000个韩国时尚品牌。4月10日,安踏又出资2.9亿美元,100%控股户外服饰、鞋履及装备品牌狼爪。
眼下,亚玛芬已经实现盈利,FILA早已成为安踏营收支柱之一。
在2024年,安踏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3.6%至708.26亿元。同期,亚玛芬收入同比增长17.8%至51.83亿美元,按适用汇率转换为人民币377.52亿元。安踏集团与亚玛芬收入相加,营收达到1085.78亿元。
在今年一季度,亚玛芬营收14.73亿美元,按固定汇率同比增长26%;调整后营业利润2.32亿美元,同比增长79%。
背后是,安踏在零售和供应链板块的系统性优势。
比如,正是被安踏收购后,始祖鸟在中国市场踏上快车道。2019年,始祖鸟大中华区交由徐阳负责。徐阳最早就职于广告公司,在他领导下,始祖鸟强化高端专业户外品牌形象,并向泛运动爱好者破圈。譬如,2020年,始祖鸟邀请国际超模刘雯成为品牌首位全球代言人。
在渠道上,2020年,始祖鸟收回了在华线上渠道和所有奥莱店的经营权。其后,加大投入。据久谦数据,从2020年四季度到2023年四季度,始祖鸟门店平均面积由217平方米提升至313平方米。且始祖鸟选址大多位于大型商超一楼核心地带,占比约为40%左右,临近奢侈品牌。
种种组合拳下,始祖鸟迎来一段快速增长期。
2020年至2022年,其全球收入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其中,中国区增长态势尤为亮眼。据Euromonitor数据,2019至2022年,始祖鸟中国流水CAGR高达58%。招股书显示,2021、2022年,始祖鸟于大中华区、北美的品牌店坪效分别为1251/622美元、1269/817美元,均呈现增长趋势。大中华区坪效显著高于北美地区。
走向海外?
回到当下,此番安踏的“绯闻对象”锐步更是堪称豪门,在海外有着巨大影响力。
该品牌于1958年在英国成立。1982年,锐步依靠一款瞄准女性运动市场的运动鞋“Reebok Freestyle”彻底打开了美国市场。1983年,锐步销售额为1280万美元,1985年增加到3.1亿美元,1986年锐步成为美国鞋类销售市场份额第一的品牌。此后,锐步还发布Pump篮球鞋系列,打入美国篮球鞋市场。
但是,好景不长。1987~2010年,锐步在美国市场份额从超25%下降至不到10%,耐克市场份额从10%提升至40%。
2006年,阿迪达斯购得锐步股权,可未能救市。2006年,锐步销售额占到阿迪达斯集团的20%;到了2020年,占比已掉到6.7%。
2022年3月,ABG收购了锐步。
ABG素有“抄底王”之称。其目前拥有品牌超过50个,全球营收超过320亿美元。并购一年之后,ABG曾放出消息,预计锐步2022年的销售额将突破50亿美元,下一个目标则是未来5年内达到100亿美元。
可惜,前述规划似乎并未实现。
收购锐步后,ABG曾将该品牌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业务授权给香港联亚。联亚2024年财报显示,锐步收入较前一年下滑19%。
由此,被安踏收购,或许也能拯救锐步业绩。毕竟,FILA、始祖鸟们的成功历历在目。
亦要看到,在国内市场,锐步与FILA,乃至安踏品牌高端线存在着同质竞争。也许,走向海外是安踏收购锐步的最大动力。
因为,安踏从未有过FILA海外经营权,且在目前宏观环境下,将安踏品牌打造成“美国市场第一”实在过于遥远。锐步刚刚好。
此外,安踏集团“全球化”战略正在加速。
比如,安踏品牌已布局东南亚、北美、欧洲、中东、非洲等核心海外市场。欧文系列篮球鞋全球多地发售全部售罄。其作为首个中国品牌,进驻了全球最大运动用品零售渠道Foot Locker及DSG等110家欧美主流零售渠道,覆盖欧洲及北美5大重点市场。
截至2024年底,安踏集团已布局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市场,覆盖东南亚及南亚地区近20个国家的20亿人口。
可能,曾经登顶美国市场的锐步,将是安踏打开海外市场的最佳切口。
1、中国男篮5分胜沙特,数据一目了然,不是胡金秋,最大功臣是赵睿,中国男足赢沙特
3、英国航母打击群将与日本联合测试F-35B战机作战能力,英国f35b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