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庇精美梦碎!美国将审查所有美签持有者 5500万人受影响
就在本周,特朗普政府再出重拳。周四,美国国务院宣布,对全球约5500万名美签持有者启动“持续审查”机制——意味着即便签证尚未过期,只要在美期间被认定有违规行为,即可立即吊销并遣返。同时,美国还暂停向外国卡车司机发放工作签证,引发外界对“合法签证人群也将遭殃”的高度关注。
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政策调整,更是移民管理逻辑的重大转向:从边境审查走向全过程监控,从非法移民延伸至所有合法签证持有者。
据《美联社》(AP)报道,美国国务院8月21日证实,现已开始对所有非移民签证持有人(B类旅游、F类学生、H类工作、J类交流等)进行“持续审查”(continuous vetting)。
换句话说,签证获批≠身份安全。在签证有效期内,如签证持有人被认定:
逾期滞留
涉嫌违法犯罪
危害美国公共安全
涉及恐怖组织或极端言论支持
其签证将可被“即时吊销”,且在境内者将被迅速驱逐。政府无需通过听证或法院程序,即可执行。
据估算,这一政策涉及总量约5500万人,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签证状态动态管控行动。
来源:AP News
过去,签证一旦获批,就代表身份在有效期内受保障。而此次“持续审查”机制的本质在于:签证持有人不再“默认安全”,而是被实时监控的“潜在风险人群”。
《华盛顿邮报》指出,这一机制允许政府基于各类数据来源——包括海关记录、社交媒体、通讯数据、公共数据库等——实时监测在美外国人的一切动态。
而在操作层面,一旦系统检测到“高风险”行为信号,签证可直接被取消,且撤签通知无需提前发出。
有法律学者评论称,这种做法将美国签证体系从“审核入境资格”,转变为一种“动态管控体系”,其目标不只是“防风险”,更是“去容忍”——零容忍、零误差、零缓冲。
来源:Washington Post
就在国务院公布“签证全审查”当天,美国国务卿马克·卢比奥(Marco Rubio)又宣布——即刻起暂停向所有外国卡车司机发放工作签证。
官方理由是“确保道路安全”。这一举措源于8月初佛州一场车祸:一名印度籍卡车司机操作失误,导致三人死亡。后经查证,该司机涉嫌非法入境,且英语能力不足,仍取得多州商业驾驶许可。
卢比奥
该事件被视为“外籍劳工威胁美国生命安全”的警示样本,最终促成国务院与交通部联手叫停卡车签证发放。
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一决定更具政治象征意义——释放出“外籍劳工=风险源”的政策信号,进一步强化对所有外国劳工群体的压迫感。
来源:Politico
虽然目前政策并未点名学生签证或高技能工作签证,但从趋势来看,“合法”身份不再是安全护身符。
在“持续审查”制度下,即便是F-1、H-1B签证持有者,也可能因为日常社交媒体发言、与特定人员接触、被牵涉入调查等“间接风险行为”而被标记,面临撤签或被遣返风险。
这对包括国际学生、访问学者、科技劳工等广泛依赖美签合法居留的群体构成实质性心理压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用工政策也可能因此趋向保守。
移民政策学者指出,此轮改革虽未废除任何签证类别,但其“心理震慑”效果巨大,可能对美国的国际教育吸引力与人才引进系统造成长期削弱。
从“审核准入”到“持续监控”,从边境管理走向居留治理,特朗普政府的签证政策正在向更具压迫性与选择性的方向推进。
这意味着:
拥有签证,不再意味着“获得了稳定身份”;
“被撤签”的风险不再限于违法行为,而可能扩展至“模糊不当”;
外籍群体在美生存状态,将更加依赖“政治气候”与“算法判断”。
对所有留学生、海外劳工与外籍科研人才而言,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合法身份,也许不再等于安全身份。
留学生日报
1、从《雁回时》到《子夜归》,古偶仍赢在当下性,雁子归来ppt
2、处暑时节如何应对“秋老虎”?——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应热点问题
3、国足备战U23亚洲杯预选赛集训名单公布:王钰栋领衔,拜合拉木在列,亚洲u23足球锦标赛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