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数据造假,吓坏美股
8月1日晚上,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
美元指数在20点30分,出现直线跳水,一度跌1.3%;
从4月7日就持续上涨至今的美股,在8月1日晚上也大跌2.24%,打断了连涨势头。
美债市场也出现收益率集体大跌,意味着有大量避险资金涌入美债市场,推高了美债价格。
而导致周五晚上美国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美国劳工部公布了一份离谱的非农数据。
8月1日20点30分,美国劳工部公布了7月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7.3万,低于市场预期的10.4万人,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2%;
最关键是,美国劳工部把5月和6月的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幅向下修正了。
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从之前公布的14.4万降至仅1.9万;
6月从之前公布的14.7万下调至1.4万。
这相当于直接把小数点往前挪了一位。
等于之前5月和6月的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是虚增了十倍。
去年,美国非农数据动不动就下修一半,我觉得已经很夸张了。
结果今年更夸张,直接下修“一点”,把小数点往前挪一点,你就说是不是“一点”吧。
这样明目张胆的数据造假,脸都不要了。
我在2022年就分析过,非农就业数据是一个很容易操控的统计学魔法数据。
比如,美国非农统计是按照企业口径去统计,也就是一个人如果打三份零工,就算3个就业人口。
而且,美国非农数据也只是抽样调查,过程还是比较容易用统计学魔法来做出想要的数据。
以往,美国非农数据也经常修正,但修正幅度不会太大。
结果,去年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就经常动辄下修一半。
比如去年11月,把8月非农数据从15.9万人,下修到8.1万人。
就这样,美国还好意思说这是“修正”。
但去年我说美国非农就业数据造假,很多人还不信。
结果,这次更是直接下修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造假到不加掩饰了。
所以,昨晚美国金融市场才会反应如此之大。
美元指数应声下跌,是因为糟糕的非农就业数据,大幅提高了市场对于9月降息的预期。
在非农数据出来后,市场预期9月降息概率,马上就从30%,提高到60%;
市场降息预期提高,就会让美国长债收益率下降。
所以,昨晚美元指数跌,美债价格涨,这倒还正常。
但美股也因此大跌,就不太正常。
因为以往是,美联储降息预期提高了,美股应该涨才对。
结果昨晚是,9月降息预期提高了,美股却大跌了。
这一方面说明当前美股从4月7日开始连续涨了3个多月后,特别是纳斯达克屡创历史新高,已经存在泡沫化风险,稍有风吹草动就跌。
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当前市场对于美国经济数据的不信任度增加了。
就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前也开始表达对美国经济数据准确性的忧虑。
今年6月,鲍威尔在出席国会作证时称,“我不会说我现在就对数据感到担忧,尽管调查的覆盖范围确实出现了非常轻微的下降。但是我想说,我非常担心这个发展方向。”
鲍威尔还说:“我们需要真正了解经济状况,我不愿意看到我所读到的那些报道,也不愿意认为数据将变得更不稳定、更不可靠。那样会使私营部门、你们(国会)以及我们的工作都更加困难。”
当时鲍威尔估计也明显知道美国5月的非农数据是被大幅虚增的。
美联储作为美国最大的卖家,美联储得帮忙兜售美债,所以正常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美联储通常是报喜不报忧,连美联储都开始担心美国经济数据的可信度,那么美国经济数据的实际质量有多糟糕,可想而知。
美股昨晚下跌,我认为也是市场对美国经济实际情况不信任的一个体现。
这里有一个问题,当怀疑的种子埋下后,我们再看美国的经济数据,就充满问题。
最大一个问题是,难道修正后的数据,就是准确的吗?
7月初,美国小非农ADP报告显示,6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岗位意外减少了3.3万个,而事前经济学家的预期为增加10万个。
而6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一开始公布是14.7万人,这次下修到1.4万人。
这6月新增1.4万就业人数,难道就准确吗?
我都怀疑前面是不是漏了一个负号了。
所以,美股昨晚下跌,实际上是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所出现的反应。
市场在进行美国衰退预期的交易,这才是最关键的。
那么可能有人就会说,美国二季度年化增长率达到3%,这不是说明美国经济强劲吗?一点都没看到衰退迹象。
但实际上,这里面也是有统计学魔法的。
美国二季度GDP增长,有60%的贡献来自于进口下降。
因为在GDP统计核算里,进口是减项,出口是增项。
因为GDP统计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所以GDP统计强调“属地原则”,出口代表本国生产的商品被外国购买,那么就应该计入GDP。
而进口则是进口的商品是国外生产,其价值已经计入其他国家的GDP,如果把进口也计入本国GDP,就会重复计算。
所以正常GDP统计,进口是减项。
这本来也没什么问题。
但碰上特朗普打贸易战,就出现统计波动。
所以二季度美国进口大幅下降,反而助推二季度GDP大幅增长。
而美国二季度进口之所以大幅下降,是因为特朗普打贸易战。
于是,按照这个统计方法,特朗普越打贸易战,美国进口越少,美国GDP增长越快。
二季度美国GDP增长,60%靠进口减少,这个还只是看本季度情况。
如果综合一季度进口剧增的话,实际进口波动造成的二季度增速异常更多。
今年一季度,由于对特朗普打贸易战的预期,让美国进口商加大进口囤货,所以美国一季度进口激增37.9%;
而二季度美国进口骤降30.3%,这一增一减,对美国GDP影响更大。
因为美国的GDP增长是年化数据,是环比折年率,所以环比数据的波动,对美国GDP数据影响很大。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美国进口在第一季度因关税预期而激增37.9%后,第二季度急剧回落30.3%,净贸易为GDP贡献了5个百分点的增长。
也就是说,扣掉进口数据波动的影响,美国二季度GDP应该是负增长才对。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指出,"第二季度最终国内销售增长仅1.1%,略低于第一季度的1.5%,远远落后于2024年下半年3.4%和上半年2.8%的增长率。"
作为反映经济内生动力的核心指标,国内私人最终采购增速已从前一年的2.7%骤降至1.2%,表明美国经济内部已经显现冷却迹象。
所以,这贸易战继续打下去,美国经济是肯定撑不住的。
但特朗普还是得继续搞赢学宣传。
对于这次非农数据大幅下修,导致的市场波动,特朗普的应对也显得有些进退失据。
在非农数据公布后,特朗普首先是甩锅给美联储鲍威尔,意思是鲍威尔迟迟不降息,才导致非农数据变得这么糟糕。
然后特朗普团队一开始也在为这份糟糕的非农就业数据找补。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张图表,显示本土工人的数量增加,而外国工人的就业率下降,指出这是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的结果。
特朗普任命的劳工部长DeRemer接受采访时试图稳定市场情绪。她承认数据的下修“出乎意料”,但强调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就业增长仍处于“积极的轨道上”。她指出:“特朗普上任以来创造了近五十万个新工作岗位,尤其是在医疗保健和建筑业。”。
不过实际上,美国医疗保健行业过去两年蓬勃发展,更多是新冠病毒的原因,而不是特朗普的功劳。
在拜登任内,医疗保健行业也是贡献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
但在几个小时后,特朗普就打脸万斯和劳工部长,亲自出来指责这份非农就业数据造假。
8月2日凌晨2点,特朗普发帖称,“我刚刚获悉,我国的“就业数据”是由拜登任命的劳工统计局局长Erika McEntarfer制作的。”
“我已指示我的团队立刻解雇这位拜登任命的政治官员,她的职位将由一位更加称职且具备资质的人选接替。像这样的重要数据必须做到公平准确,绝不能被出于政治目的被操控”。
但特朗普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他这话相当于承认了今年5月和6月繁荣的就业数据是虚增的。
问题是特朗普之前5月和6月没少拿这份造假的就业数据,来鼓吹自己有多么英明神武。
特朗普当时鼓吹多得意,现在就有多狼狈。
特朗普很快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过了两小时又发了个帖子称:“在我看来,今天的就业数据是被操纵的,目的是让共和党和我丢脸。”
特朗普意思是,之前5月和6月的就业繁荣是真实的,这次将5月和6月大幅下修才是造假的。
但实际是,之前5月和6月是虚增,这次大幅下修,也只是稍微往真实情况靠拢而已,实际情况可能还更糟糕。
但对特朗普来说,向上虚增造假可以,下修让我丢脸就不行。
对特朗普来说,造假不是问题,丢脸才有问题。
这也是一种切割,表明不是他在造假,都是拜登的锅。
但问题在于,特朗普为什么不早点将这个拜登任命的官员开除?
这里需要说明,特朗普在劳工部任命的官员是劳工部部长。
通常来说,特朗普是直接任命内阁成员,也就是各个部长,这些属于政务官。
然后这些部长接手工作后,再去物色合适的人选,替换掉原先部门里的人。
以前美国两党斗争没这么激烈时,通常政务官也不会把一个部门的事务官全撤了,因为需要有熟悉工作的人具体做事情。
劳工统计局局长,是劳工部的一个下属部门,负责非农就业等数据的发布。
Erika McEntarfer是去年才成为统计局局长。
在拜登任内,Erika McEntarfer曾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的高级经济学家。
对于这样一个明显是拜登的人,而且还负责发布非农就业数据这样的关键岗位,特朗普上任后,却一直没有换人。
这本身也是特朗普自身的问题。
这说明,特朗普团队对底下的事务官把控也没那么强,至少特朗普任命的劳工部部长就是一个草包,缺乏对自身部门的深入掌控。
所以,拖到现在才将其解雇,容易引发其他负面解读。
比如,市场还有一种解读认为,这个统计局局长因为发布了不好看的经济数据,让特朗普不开心,就被解职了。
那么后面新上来的统计局局长,还敢发布真实但不好看的数据吗?
那这美国的经济数据,还有什么可信度可言?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2、罗马诺:布罗亚在伯恩利完成大部分体检项目,转会交易完成,啥叫罗马布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应该被更多人了解”(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访德国出版商、作家弗兰克·舒曼